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如何找尋低於實際價值的資產?


去年8月,港大教授周永新及其團隊發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的研究報告後,社會各界沒有一致的意見。最近特首梁振英在其施政報告談到,扶貧委員會未來幾個月會為今年下半年啟動的公眾諮詢訂定框架及內容。

從現時的情況看來,就退休保障這議題,社會爭議仍多,除了那500億元啟動基金以示「承擔」,估計政府難以再短期內推出甚麼關鍵政策。所以,為了令自己在退休後能有足夠的錢過生活,我們都是要努力累積資本。

對於我這類連房子也沒有的「窮人」來說,如何靠投資去累積資本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生問題。如果能找到一套方法,讓我們尋找低於實際價值的資產,也許有機會在不太冒險情況下爭取理想的投資回報。

投資策略 找低估值資產

這使我聯想起《Moneyball》這套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著名棒球電影。電影故事講述,奧克蘭運動家這小球會在球隊總經理比利的帶領下,如何取得傑出成績。而他成功的關鍵在於找到了一套方法,去尋找物超所值的球員。

傳統上,棒球球探主要依靠檢視球員的特質如腳程、臂力、打擊力量、傳球準承度等,以衡量其潛力。而比利則跟他們不同,他看重的是與球員表現相關的數據如上壘率、長打率等。他透過分析數據發現,當時球壇大大地低估了上壘率對球隊獲得勝利的重要性。因此,他着重找一些上壘率高的球員。而為了找到一些低薪而有此特質的球員,他願意犧牲球員的其他特質。

受此方法啟發,我認為,尋找低於實際價值的資產的第一步,是判定甚麼是為人忽略而又重要的數據。不過老實說,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投入時間去研究這課題,所以未有一個很確定的看法。

高盈利增長股 不及高股息股

也許我們應該從根本的角度看這一問題。如果你問我,為何我願意付錢去購買一項資產?我會說,這是因為我想獲得資產性收入,例如投資房產帶來的租金、投資股票帶來的股息等。原因是我希望自己的資產性收入可不斷增加,最後可超過自己的日常開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依照這思路,我會注重資產回報率這數據。例如當研究是否購買房產,我會看重租金回報率;當考慮是否投資某一股票,我會着重其股息率。我不能說租金回報率或股息率是投資者不着重的數據。然而,有些時候,投資者的確會追捧盈利增長高的股票。而同一時期,投資者會相對忽略一些股息率高的股票。也許,我以後應該多在這些時期投資一些股息率高的股票,因為很有機會是低於實際價值的。

(刊於20151月23日《香港經濟日報》,刊登時的標題為《難靠政府養老 投資首重收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