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村校生可如何用非主流的方式在職場上競爭?


近期,多所直資中學陸續招收中一新生。位於赤柱的直資名校聖士提反書院,便在10月初舉辦首場入學簡介會。盡管每年學費高達六萬元水平,但仍吸引逾700人出席,反映了名校的吸引力。

名牌效應 一條龍助事業?

我明白為何有那麼多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入名校。根據我的觀察,在職場上的贏家會得到比輸家多很多的機會和資源。

入讀名校有助孩子在公開試獲取好成績,從而進入搶手的大學學系。特別要留意的是,有些學系會為學生提供在名牌企業的實習機會。而相信大家不能否認的是,曾在名牌企業實習,是對學生在畢業後取得一份有前途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也許你會說,不少在屋邨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公開試中考得好成績,跟着也可進入搶手的大學學系。然而,根據我的觀察,名校畢業生的價值觀似乎是比屋邨學校畢業生的更適合現實社會的運作模式,例如會更明白遊戲規則和人們的目的,因而知道如何爭取更多的資源。

效英廉航 贏大航企

屋邨學校畢業生的人要在事業上做出成績,通常是要在硬技術方面下功夫,繼而成為專業人士,如醫生、工程師、律師等。如果從事不需要專業資歷的工作,要做得好不是容易,多少要改變思維,但這不是很多人能做到。或者到了你明白遊戲規則的時候,你已到了中年,已太遲了,因為好的機會會留給比你年輕的人。

比較輕鬆的做法,就是不用主流的方式參與這個遊戲,而是根據現有的資源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參與遊戲方式。我回想起之前在這專欄介紹過Ryanair企業案例。Ryanair是一間在80年代中成立的航空公司,開始時的經營策略是要為顧客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服務。然而,其主要競爭對手英航展開了一場價格戰,大削機票價格,大大打擊了Ryanair的業務。因此Ryanair一度瀕臨破產邊緣。

面對這情況,公司管理層決定承認當時經營策略的失敗,而作出大幅度的改變。他們不再追求在服務質素上跟英航看齊,而將工作重點放在節省成本,所以盡力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以轉型成一間廉價航空公司。受惠於策略的改變,Ryanair在不久後取得盈利。現在Ryanair已成為歐洲其中一間最大的廉航,其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純利高達8.76億歐元,同比大增66%

(刊於2015年11月13日《香港經濟日報》,刊登時的標題為《毋須爭入名校 成功靠另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