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打工仔可選擇什麼技術去進修?


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早前接受網台專訪,談到青年人置業問題時,指他們必須作出一些犧牲儲錢,例如減少看電影、去旅行的次數。其言論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

有網民認為,以香港高企的樓價,就算盡力增加儲蓄,也難在短期內儲到夠付首期的費用。也有網民認為,有家底才是現時在香港買樓的關鍵條件。對我來說,這次討論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無法從中得到助我買樓的有用新知識。

樓價高企 單靠儲蓄難買樓

我認為,由於香港樓價太高,如果一般收入的年輕人想上車買樓,關鍵不在於增加儲蓄,而在於增加收入。如果沒本錢靠投資賺錢,就惟有靠勞力多賺點錢。而增加工資收入不外乎是增加工作的時間,以及提高工作的時薪。

作為香港人,工作時間已經夠長了,似乎難再有增加的空間。着力的方向應該是增加時薪。

很多朋友都是從事固定月薪的工作。要提高時薪不外乎是獲僱主加薪,或盡量不加班工作。我認為,加薪幅度是受很多外在因素所影響的。相對之下,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是自己較能控制的事情。例如我們可以減少跟同事聊天的時間,以及改善工作流程,以加快完成工作的速度。這樣的話,我們就可有更多的公餘時間用在提升職場上的競爭力,使自己有條件爭取較高的工資。

進修增競爭力 也要得其法

提升競爭力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學習自己所欠缺而對工作有幫助的技術。懂得選擇合適的技術去學習是很重要的。有的技術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學會。然而,當擁這類技術的人在市場上是供過於求,工資一般來說不可能高。因此,如果我們花時間學習這類技術,付出時間與回報很可能不成正比。相反,若某類技術的人是求過於供,付出時間學此類技術可能有不俗的回報。

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們學習的某種技術,是市場所熱切需求的。根據近期傳媒報道,在金融企業對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人才的需求殷切。而在IT業中,銷售工程師相對吃香。至於人力資源部門的工種,則以薪酬及福利管理的人才的需求較大。

當然,這些職位的需求大多是要擁相關的工作經驗。因此,如果自己的工作經驗跟上述的不太相關,即使是學習到所需的技術,也未必能得到面試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學習與自己工作經驗相關而預計需求會增加的技術。而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是自己的同行所沒有的。

(刊於2015年6月22日《香港經濟日報》,刊登時的標題為《靠儲蓄上車 不如進修博加薪》)